1993年12月10日,本报头版头条曾以“无悔的人生”为题报道了湖北省地矿局第八大队原队长梁镇中催人泪下的优秀事迹。他以超凡的敬业精神、以自己的整个生命实现了一个共产党员、一名普通地质工作者的人生理想,赢得了地矿部党组授予的“公而忘私,一身清廉的好干部”的光荣称号。与此同时,地矿部还传颂着一个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字,他就是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在崇山峻岭中艰难找矿的“探宝功臣”李正海;回首八年前,地矿部的干部群众依然不会忘记他们景仰的一名地质专家——为了事业无暇住院治疗,在与病魔的殊死搏斗中,创造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低温电镀人造金刚石切割工具”的“地质状元”骆正常。骆正常、梁镇中、李正海是建国以来地矿部树立的三面红旗,这三面红旗都是中南工业大学的毕业生。他们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敬业,敬业精神是他们的崇高生命之魂。
“敬业、勤奋、求实、创新”是中南工业大学的校训,也是中南工业大学近半个世纪以来的精神和文化积淀。在敬业精神的哺育下,中南工业大学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服从祖国需要,艰苦奋斗、乐于奉献,为振兴我国基础材料工业而顽强拼搏的栋梁之材。
建校以来,学校先后拥有九位两院院士和一大批优秀老中青教师、学者,他们的成长和成功是与敬业精神的不断升华紧密相连的:著名地质学家、中科院院士陈国达教授,笃守“坚恒、勇慎、严实、德勤”的人生格言,以敬业精神治学,长期坚持实地考查,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不知度过了多少个餐风宿露的日日夜夜,终于创立了蜚声国内外的“地洼学说”;两院院士王淀佐教授所创立的“浮选药剂理论”也是理想和奋斗的结晶,是长期下选矿厂、蹲实验室的产物;工程院院士古德生教授为了攻克“连续振动放矿”难题,积年累月上矿山钻矿井,与工人师傅同吃同住同劳动,最终创造了我国采矿史上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成果——连续振动放矿技术。还有蒋筑英式的中年科技工作者席辉楚、有色金属工业劳动模范黄存绍等等,都是我校“敬业精神”的楷模,他们胸怀全局、不知疲倦、忘我工作,用热血和生命写下了敬业精神的壮丽诗篇,在治学、做人、育人中用敬业精神塑造了人格的丰碑。
然而,敬业精神作为中南工业大学的校园精神和人才培养特质,不是一蹴而就的,她是几代工大人长期孕育、培植的结果。建校之时,学校即提出了“以革命的精神、革命的办法,艰苦奋斗、团结建校”的方针,正是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六所院校地质、矿冶类师生响应祖国号召,从四面八方汇集湖南长沙岳麓山下,克服工作、学习、生活上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用自己的汗水和双手建起了一所崭新的学校——中南矿冶学院,同时也构筑了工大人的精神支柱——敬业精神。从此以后,敬业精神便成了中南工业大学教书育人,培养各类人才的重要内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讲敬业精神;开展专业学习,要强调敬业精神;召开党代会、教代会,要提倡敬业精神。可以说,在中南工业大学的所有教育、教学活动中,敬业精神的培养、熏陶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始终贯穿在学校“三育人”的各项工作中。1960年,应届毕业生为了给母校送上一份毕业礼物,他们忍着“三年困难时期”带来的饥饿,肩扛手提,昼夜奋战,为学校修筑了一条蕴含深厚敬业精神、时时感召后人的“六○路”;80年代,为了让学生向英雄模范学习,走知识分子的成才之路,学校旗帜鲜明地树立起了席辉楚、黄存绍等师生身边的模范人物,并掀起了一个又一个学英模、赶英模的热潮;不仅如此,校党委还经常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的英模人物优秀事迹报道翻印成册,发给学生班或学生寝室,组织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进入90年代,学校则把英模事迹报告团、成绩卓著的校友一批又一批地请进了校园、请上了讲台,让学生在一个个精彩而感人的报告中接受洗礼、产生共鸣。除此之外,学校还十分重视环境的育人作用,创设了升华广场、升华雕塑、升华园等一系列进行敬业精神教育的实情实景,使敬业精神在无声的环境熏陶中融入师生的思想言行。
几十年如一日,中南工业大学就是这样秉承敬业精神,为祖国、为人民培养栋梁之材的。据了解,该校许多毕业生已成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行业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和技术骨干,并在多方面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贡献:受到张岱年先生高度评价的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得力助手、新中国第一位哲学博士陈来,就是该校70年代地质专业的毕业生;荣获“全国百名星火带头标兵”、“全国十五佳优秀青年企业家”、“湖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现任湖南省私营企业“三一重工”董事长兼总经理的梁稳根,是该校80年代毕业生的代表;毕业后从事“汉字编码”研究,发明“王林快码”的王林和因设计“植物水泵”理论上能把水抽到100多米高处而参加中央电视台发明与创新电视竞赛的张玉峰,以及在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电子战概况》的曾繁军都是该校90年代的毕业生。